腰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椎间盘变性,纤维环破裂,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、马尾神经所表现出来的一系列临床症状和体征,可表现为腰背痛、坐骨神经痛,典型的坐骨神经痛表现为由臀部、大腿后侧、小腿外侧至跟部或足背的放射痛。俗称“腰突症”,是临床的常见病,常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诸多痛苦,甚至丧失劳动能力。近年来患者呈现出增多的趋势,严重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日常生活。
1.规范姿势:
⑴ 坐时,上身挺直,收腹,座位高度合适,以能双眼平视即可看到所视对象为宜。两下肢并拢,双脚稳稳地放在地面上,尽量整个脚掌着地,避免含胸或佝偻坐姿。久坐之后也应活动一下,松驰下肢肌肉。
⑵ 站时,两眼平视,挺胸收腹,下颌稍稍内收,双臂撑开并稍向后展,腰部平直,两腿直立,小腿微收,两足距离约与骨盆宽度相同。这样全身重力均匀地从脊柱、骨盆传向下肢,再由两下肢传至足,站立不应太久,应适当进行原地活动,龙其是腰背部活动,以解除腰背部肌肉疲劳。
⑶ 行走时,应体态自然,双目平视前方,头微昂,颈正直,胸部自然前上挺,腰部挺直,收小腹,臀部略向后突,双上臂自然摆动,摆幅30度左右,下肢举步要有力,步行后蹬着力点侧重在跖趾关节内侧,利用足弓的杠杆作用推进身体前移,换步时肌肉微放松,膝关节不要过于弯曲,大腿不要抬得过高,步幅依自己腿长及脚长而定,一般为70厘米左右。行走时不要上下颤动和左右摇摆。
⑷ 睡眠,过软的床铺在人体重量压迫下可形成中间低、四边高的形状,很容易影响腰椎的生理曲线,使椎间盘受力不均。因此,从治疗和预防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角度出发,选用木板较为合适,一般使用时应将被褥铺垫得松软合适,这样才能在很大程度上维持腰椎的平衡状态。人的睡眠姿势大致可分为仰卧、侧卧和俯卧。仰卧时,只要卧具合适,四肢保持自然伸展,脊柱曲度变化不大。侧卧一般不必过于讲究左侧还是右侧卧位,因为人在睡眠中为了求得较舒适的体位,总要不断翻身。俯卧位时胸部受压,腰椎前凸增大,最容易产生不适感。所以,一般以采取仰卧位和侧卧位为宜。
⑸ 取物时,先屈膝屈髋,物件靠近身体,避免大弯腰提取重物。背重物时,胸腰稍向前弯,髋膝稍屈,迈步要稳,步子不要太大。担扛重物时,身体先蹲下,腰要直,胸要挺,起身要靠下肢用力,起身后稳住身子再迈步。避免弯腰抬重物。
⑹ 纠正青少年不良的读写姿势,如果长时间得不到改正,将影响脊柱的正常发育,可能成为成年后腰背痛的原因。同时要注意自我调节,避免长期做反复固定动作。
2.预防外伤:
提取或搬运物品时应量力而行,不要用力过猛.应避免久坐久站,避免过度劳累,避免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,随时注意防止外伤,防止腰扭伤,防止慢性腰肌劳损。
3.体育活动:
加强脊柱的运动锻炼。体育锻炼在预防上有非常重要的作用,起居要有规律,适当地参加体育活动可使骨的强度、韧性增加,延缓骨质的退行性变。强有力的背部肌肉,可防止腰背部软组织损伤,腹肌和肋间肌锻炼,有助于减轻腰椎负荷。通过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,不但可改善肌肉、肌筋膜的血运,还可加强人体肌肉平衡系统对脊柱功能的代偿作用,加强腰椎稳定性。因此,运动是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方法中很重要的一点。但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急性期应该静养,不宜运动。在病情稳定后可以配以体操等适度的运动。在坚持合适的方法、正确的姿势、循序渐进的原则上,持之以恒,针对腰部进行适当的康复体操运动,比较有代表性的体操有倒走法、飞燕法、仰卧架桥法、左右转腰法等,网上也有一些介绍,可以寻找到适合自己的体操。
4.围腰保护:
佩带护腰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来说,主要目的是制动,以保证损伤的腰椎间盘可以局部充分休息。另外,腰部受寒、受潮很容易让症状加重或复发,患者可以选择既制动又保暖、透气、不积汗的高性能康复护腰来保护腰部。对有功能性腰痛患者,可自制宽腰带或到医药商店购买腰围固定腰部,但不要带橡皮筋的腰围。腰围上缘须达到肋下缘,下缘至臀以下,禁止使用过窄的腰围,以免腰椎过度前凸,也不要使用过短的腰围,以免腹部过紧。腰围配戴的时间应根据病情适当掌握。腰部症状较重者,如无不适感觉,应经常戴用,不要随时取下,并配合按摩、理疗、牵引等治疗。病情较轻者,可在外出时,尤其是要较久站或较久坐的时候(如外出乘车等)戴上,在睡眠或休息时,可解除腰围。在症状消退、体征逐渐转为阴性以,应去掉腰围,逐渐恢复腰部正常活动。一般整个使用时间以1~6周为宜,不宜超过3个月,以免腰肌发生失用性萎缩。在使用腰围期间,还应在医生的指导下,逐渐增加腰背肌锻炼,以防止或减轻腰背肌的萎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