椎间盘突出(intervertebral disc herniation)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脊柱退行性疾病之一,可发生于颈椎、腰椎、胸椎的各个脊柱节段中。
主要是指椎间盘髓核、纤维环及软骨板等各个部分,尤其是髓核,发生不同程度的退行性变后,在外力因素的作用下,纤维环发生破裂,髓核组织突出(或脱出)于后方椎管内,从而导致脊髓和脊神经根遭受刺激或压迫,引起颈、肩、腰腿疼痛或麻木等相应神经症状的疾病。
如压迫部位在颈椎节段,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、上肢放射性疼痛、麻木症状;如压迫部位在胸椎节段主要表现为胸背部疼痛、下肢感觉障碍、无力等症状;如压迫部位在腰椎节段主要表现为腰腿疼痛、坐骨神经(下肢重要神经)痛等症状。
椎间盘突出症是在椎间盘退行性变的基础上,因外力或无明显诱因导致的疾病。
长期低头及弯腰劳动、长期坐位工作等不良生活方式是诱发椎间盘突出的重要因素。
椎间盘突出在临床上较大的危害是会出现椎管内脊髓以及神经受压。一旦出现了受压就可能会导致脊髓、神经传导性减弱从而引起明显肢体的麻木、疼痛,后期可能会导致肌肉长时间失神经支配引起肌肉萎缩无力等情况。
1、体格检查:
(1)臂丛神经牵拉试验:患者取坐位,头向健侧偏,术者一手抵患侧头侧,一手握患腕,向相反方向牵拉。因臂丛神经被牵张,刺激已受压之神经根而出现放射痛或麻木等感觉。
(2)压头试验:颈肩部疼痛患者,患者端坐,头后仰并偏向患侧,术者用手掌在其头顶加压,出现颈痛并向患手放射者称之为压头试验阳性,常见于颈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者。
(3)伸颈试验:出现下肢麻痛及脊柱牵涉性疼痛不适为阳性,多属颈椎病骨关节退变及黄韧带退变所致。
(4)屈颈试验:出现颈肩、手麻、疼痛、头晕、耳鸣为阳性。屈颈低头出现沿肩背向下放射至腰腿麻木或疼痛为阳性。
(5)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: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常进行直腿抬高试验,病人仰卧,伸膝,被动抬高患肢,正常人神经根有4mm滑动度,下肢抬高到60°~70 °开始感腘窝不适。本症病人神经根受压或粘连使滑动度减少或消失,抬高在60°以内即可出现坐骨神经痛,称直腿抬高试验阳性。在直腿抬高试验阳性时缓慢降低患肢高度,待放射痛消失,再被动背屈躁关节以牵拉坐骨神经,如又出现放射痛,称加强试验阳性。
(6)股神经牵拉试验:患者取俯卧位,膝关节完全伸直,检查者上提伸直的下肢使髋关节处于过伸位,当过伸到一定程度时出现大腿前方股神经分布区域疼痛者为阳性,用于检查腰2~腰3.腰3~腰4椎间盘突出的患者。
2、影像学检查:
(1)X线检查:通常作为常规检查,可显示退行性改变。腰椎平片的表现可以完全正常,但很多病人可见腰椎侧弯、生理前凸减少或消失、椎体边缘增生、椎间隙狭窄、纤维环钙化、骨质增生、关节突肥大、硬化等退变的表现。
(2)CT检查:可显示椎管形态、黄韧带增厚、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和方向、椎间盘突出的类型、骨赘形成与否等,对本病的诊断具有较大作用,腰椎间盘突出症CT表现包括椎间盘后缘变形突出,硬脊膜囊受压变形,硬膜外脂肪移位,硬膜外间隙中软组织密度影及神经根受压移位等。
(3)MRI检查:能清楚显示人体解剖结构的图像,对椎间盘突出的诊断有较大帮助,可显示椎管形态,观察各椎间盘退变情况,也可以了解髓核突出的程度和位置,并鉴别是否存在椎管内其他占位性病变。
(4)造影:脊髓造影、硬膜外造影、椎间盘造影等方法可间接显示有无椎间盘突出及程度,这些方法均为有创操作,目前临床应用较少,只在一般的诊断方法不能确诊时才慎重进行。
3、电生理检查:利用神经及肌肉的电生理特性,以电流刺激神经记录其运动和感觉的反应波,或用针电极记录肌肉的电生理活动,来辅助诊断神经肌肉疾患的检查。临床上进行上述检查可帮助诊断中枢神经、周围神经及肌肉病变。
椎间盘突出症是在退行性变基础上积累伤所致,积累伤又会加重椎间盘的退变,因此预防的核心在于减少积累伤,同时应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。